贬值与升值,物理与文化,以及套利

关于价值的意识流。

汽车会贬值,房子会升值,这是普遍观念。虽然房子升不升值取决于众多因素,但它有升值的可能。普通的汽车可没有一丝机会升值。光这一点,就足以把两者区别开来。

我曾经也抱着这样的观念,觉得车嘛,就是个赔钱玩意。养车要钱停车要钱,公交地铁出门又有多大差别?所以我买了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才有的第一辆车。

当然,这个普遍观念的确是事实。我们小区房价大概已经比我买时上涨了50%,这辆车现在的价值大约只剩一半。但是,升值和贬值背后的逻辑是什么?这是我最近几天在思考的问题。

我们会想,汽车贬值,当然是因为损耗,用久了会旧、会坏。房子难道不会么?即使装修可以翻新,建筑的墙体、水电也会老化。流动人口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,导致小区鱼龙混杂。甚至物业服务也会松懈,品质下降。这道理很简单,总有部分刁钻业主以各种理由不交物业费,长此以往收不上来,物业公司很容易破罐子破摔降低服务质量。然后更多业主不满,拒交物业费,恶性循环。这些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损耗,那房子怎么反倒会升值?

我们又会想,房子升值的原因更多啊,城市发展是它最根本的原因。交通来了、商业来了、生活服务逐渐配齐,当然会升值。对,这么解释没错,但是这种罗列证据的思考方式无法直击问题本质:升值贬值,“值”是什么?

字面上看,值就是这项资产的账面价值,也就是价格,能卖多少钱。这是个非常市场化的指标。经济学告诉我们,它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稀缺程度,也就是需求比上供给。升值贬值又是个持续的过程,所以它本质就是这项资产的稀缺程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。

一辆汽车,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不稀缺,说人话就是越来越可被替代。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?一方面,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还在持续生产这款车型,并流通到市场中。市场中有更多同样型号的车可以替代我这台,晚出厂的车还大概率比我这台车况更好。另一方面,还有其他产品定位类似的车型,也在不断流通到市场中,替代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。甚至还有不同通勤方式之间的竞争,那就复杂了,但也会通过影响整个汽车市场的方式,间接影响到我这辆车的价钱。而反过来,能增加我这台车稀缺程度的因素,想了半天却一个也想不出来。

看来汽车的贬值说得通,房子的升值又是怎样一个过程?

首先,买一套房子实际上买的是地球上一块固定的三维空间。如果这么说不太好理解,我们就把房子换成车位。车位上空无一物,脚下那块地皮是全小区的公共区域,谁都能走。但地皮以上的立方体空间,只能停我的车。房子或者车位这样的不动产,没有像汽车那样的被替代问题。一个物理空间如何被替代?只要不把时间尺度拉到地球寿命那么长,这些地表空间可以视为永恒的存在。稀缺程度不会增加,也不会减少。

照这么说,房子的价格应该永远不变。虽然空间本身没有变,但是周围会有东西与它发生互动。这些东西不像空间本身,分布是不均匀的,有的富饶有的贫瘠。人的社会活动还会让越来越多的东西靠近这个空间,有时又是远离。所以应该更正一下之前的说法,买房子买的,是一个固定空间,外加它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互动。既然空间的稀缺程度是不变的,所以本质上,变化的就是它周边的互动。越多不可替代的东西(例如名校、大医院)靠近它,它就升值。远离它,它就贬值。贬值经常发生在人口衰退的城市,人才流走了,这也是不可替代的因素,商业活动会衰退,当地的固定空间就贬值。

有贬值的房子,有没有升值的汽车呢?当然有,比如那些手工打造的限量款豪车。销售方式都是用拍卖的。我们对拍卖的东西有什么样的印象?往往是会升值的,对吧。这好像和房子的升值在原理上又有点微妙的差异……

不动产的稀缺,是自然条件所致。你无法在不赶走原主人的情况下占据某块空间。它不能凭空创造,而是在现有的存量范围内交换。即使是未开发的荒地,它也早就在那了,只是原主人是大自然而已。豪车的稀缺,则是人为创造出来的。我就生产50部,多了不干。某个群体对它趋之若鹜,主要因为它在这些人观念里树立了稀缺性,种下了不可替代的种子。

不过我们试想,有个人也掌握了造这款车的全部知识,自己创造了一模一样的第51部,它的价钱会不会和那50部一样?基本上不会,中间差了点什么?文化认同。人们会说你这个逆天了啊,厉害厉害厉害。但你的是仿品,那50部是正品。如果你真要卖,我不会花正品的价钱买。

物理稀缺、文化稀缺,这是两种不同的稀缺。

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,而是此消彼长。极端情况也存在,但我们生活中面对的事物,往往是二者的混合。一张火车票的价格,主要由其物理稀缺导致。从某地到某地,铁路网一天的运力就那么些,要在这其中获得一席,就要为其物理稀缺支付费用。另一方面,火车票又有不同坐席,一等座大约比二等座贵50%。一等座的坐席确实要更宽敞舒适一点,但也真的就是一点而已。主观的舒适难以比较,那我们换个比法。假如一等座车票还多了一种选择,可以用来乘坐另一列车厢条件与二等座相同,但路途时间只要原先2/3的车,人们会如何选择?多数人会不会选后者?如果是,那说明多出来的那么一点舒适感,并不是人们所看重的。原先车上的一等座票价,就很可能是文化稀缺在起主导作用。

放大到城市和国家也是一样。苏伊士运河的通航,给埃及带来了深远影响。绕好望角的船队如今蜂拥而至,在这个地中海角落里的国家驻足。埃及的地理位置因此具备强烈的物理稀缺性。不远处,耶路撒冷又是完全不同的例子。这座城市虽然地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,但是如今提到它,谁会首先想到地理方面呢?对比一下发现,物理稀缺的例子,如果要再举出几个,几十个,那真得好好想想。而文化稀缺的例子,则是一抓一大把。文化稀缺引发变化的速度和广度,远超物理稀缺。

物理环境波动小,物理稀缺稳定,程度可预期。文化观念波动大,文化稀缺不稳定,程度难以估量。

说了这么久的稀缺,都在说事物本身。有另一点值得注意,刚才关于限量版豪车和耶路撒冷的例子,都反映了文化稀缺的一个特点:对不同人而言,稀缺程度差异巨大。相比之下,物理稀缺则比较容易形成共识。一个体现在数学上,一个体现在人的心里。

去世亲人留下的一张相片,可能是你的至珍藏品。你或许会给他加个相框,摆在自家书柜的某个高高的格子里。认识你、尊敬你的人,也会爱惜这张照片。不是因为照片对他们有多珍贵,而是冒犯照片会破坏他们和你的关系。事实上,这张照片的物理特征一点也不稀缺。一张相片纸,外加一些油墨,没什么不可替代的。真正不可替代的是你内心的记忆。没有人会向你买这张照片,你也压根儿不会去考虑它的账面价值。

万幸,我们又说回到价值上了。

既然文化观念差异巨大,衡量这类事物的价值是怎么做到的?如果都无法衡量,谈何升值贬值。关键原因是我们有货币和商业活动。的确有些事物只对部分人有价值,但是对剩余的人而言,依然有价格,价格还能形成稳定共识。这其中道理就是,我未必需要它,只要我有,而你又刚好需要,那我就给你。一次两次可以,长此以往我不能总是白送,于是就通过交换各取所需。

17世纪开始,欧洲文明开始盛行礼帽,为了满足帽子原材料的市场需求,把欧洲的河狸几乎捕杀殆尽了。他们通过地理大发现来到美洲后,迅速盯上了美洲的河狸。河狸皮对于印第安人来说,只是普通的生活物资之一,没什么稀奇的。于是神奇的套利开始了。

印第安人不在意河狸皮,欧洲人非常需要河狸皮。起初,河狸皮也近乎是以白送的方式交到了欧洲人手里,只用了很少的财物作为交换。欧洲那头,忽然涌入的廉价河狸皮,对其他商贩造成巨大冲击,手上的高价皮卖不出去了。久而久之,印第安人发现这玩意能换很多有用的东西,不能白给,开始逐渐抬价。同时,欧洲那边的部分商贩开始降价,少赚一点也比砸手里强。而那些从美洲带回河狸皮的商贩,也因为印第安人涨价,被迫提高价格来保持利润。一增一减,两头会师,市场价格达成了新的平衡。而这个平衡的参与者也增加了一方:印第安人。美洲的河狸皮价格最终也与欧洲齐平了。

商业套利活动拉平了市场各处的价格,局部的升值与贬值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发生。最终,对于这件事物有不同程度需要的人,却共同承认了一个相同的价格。

好了,到这里基本上就结束了。围绕着升值贬值这个话题,跑了一大圈。你要问我到底想说什么?我也不知道,本文没有结论,就只是个思考过程而已。